写在前面的话:
挑灯夜战,废寝忘食,查阅堆积如山的卷宗材料,为探寻外逃者信息他们在大海里捞针;乔装打扮,深入虎穴,十年如一日,为了“有逃必追、一追到底”的誓言他们在执着中坚守;打点行装,告别亲人,他们在追逃战场中直面危险风雨兼程……“狡狐”不归,“猎狐”不止,他们是默默战斗在追逃一线的无名英雄。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为了理想,为了信念,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他们在荆棘中冲杀,在挫折中奋起,在党和人民殷切的目光中挥洒汗水和热血。
走近这群既平凡又可爱的追逃人,平凡之事,平实之语,我们看见初心,看见使命。
专访一
“不把人带回来,总会有种愧疚感!”
——专访广东省追逃办追逃干部白立士
小平头、国字脸、一对剑眉威严自显,坐在记者对面的这个身材精壮的中年男子不怒自威,正气四溢,气场十足。
他叫白立士,法学博士,工作近20年,在公安干过,在派驻纪检监察组待过,2017年,正式成为一位追逃人。
“兄弟,你还记得吗?去年的今天就是我们从柬埔寨带回林舜涛日子。”7月19日,白立士收到了潮州追逃办一位同事的微信留言,我们的对话便从柬埔寨追逃故事开始。
记者:去年7月的中柬联合缉捕行动很成功,能和我们说说吗?
白立士:那是我追逃生涯中一次难忘的经历。记得那是去年7月初,我刚从外地出差回来,行李还没放下,便接到了省纪委监委领导的指令,立即随国家监委工作组前往柬埔寨,开展对我国在柬外逃人员的中柬联合缉捕行动。我省的追逃对象叫林舜涛,是潮汕地区的一个社会商人,因涉嫌贿赂公职人员而外逃。此人能量大,关系广,在柬埔寨当地作为大投资商颇有势力。与我一起赴柬的还有潮州追逃办的两位同事。出发前,我们虽然做了大量准备工作,但手头掌握的信息仍非常有限,仅仅知道一个公司名、一个车牌号和一张微信头像照片。
记者:那去到柬埔寨后,你们是怎样开展工作的呢?
白立士:我们首先到了金边。参加这次行动的还有其他2个兄弟省份的同志,他们的追捕对象都在金边,而且很快锁定了追捕对象的位置,柬方很快就把人抓到了。而此时,我省的抓捕对象林舜涛还不知身在何方,说实话,我们三个有些压力。后来根据情报怀疑林舜涛在西哈努克藏身,但也没有其他更多的信息。经请示后,我们决定前往西哈努克。
记者:听说按照当时中央追逃办的部署,中柬联合缉捕行动很快要结束了,你们都已经统一订了回国的机票,但事情后来又有了转机?
白立士:是的,临回国前,缉捕行动仍没有实质性进展,也找不到林舜涛。当时国家监委工作组领导安慰我们,“不要有压力,权当一次练兵”。我们当时有些沮丧,出到境外,不把人带回去总有些愧疚感。离回国只有两天了,我们还是决定再努力一把。功夫不负有心人,后来真的找到了林舜涛,虽历尽曲折,但最后我们提请柬方果断行动,还是成功将他抓捕归案了。
记者:追逃工作中有危险吗?
白立士:纪检监察工作本就存在很多危险因素,境外追逃工作视各国国情而不同,有些地方危险系数相对较高。抓捕林舜涛时,由柬埔寨警方实施抓捕行动,我们中方执法人员只能做好协助工作,过程曲折也有风险。他被抓捕后,当地警局周围常有身份不明的男子出现,这些情况都不能不让人警觉,也必须得提请当地警方提前布局妥善处置。
记者:你怎么看待自己的工作?
白立士:作为一名追逃干部,我认为这个职业是光荣而神圣的,我喜欢这项工作,虽然充满艰辛,不乏危险,却也充满挑战,能收获满满的成就感。
我们平时的工作很忙,经常出差。有一次,我一个同学从老家到广州来学习,多年未见,结果约了一个星期的聚会都因工作而“爽约”,到后来我请假两小时和他见面,期间还是被10多通工作电话所打断,同学最后才相信我是真忙。
工作的性质决定,追逃干部对家人的照顾必然不够周全细致,陪伴家人的时间也很少。我常常是深夜回家一早出门,有时一个月都不能回家,孩子常常因许久不见而产生陌生感,我觉得欠老婆孩子太多,只能在家多做家务多哄孩子来弥补。
未来,在追逃岗位一天,我就会实实在在地干好一天。只有把追逃工作当成事业、当成责任来做,才不负一名追逃人的职责和担当。
专访二
“追逃之于我,是热爱,更是敬重!”
——专访广州市追逃办干部李志宏
李志宏,某重点军校毕业,先后在某军区、广州市检察院反贪局从事侦查工作,2017年开始专职从事追逃工作。作为一名老兵,长期的部队生涯造就了他果敢坚毅的性格,做事雷厉风行,处事一丝不苟。
追逃之于李志宏是一份职业,更是一份责任,一份担当。李志宏说,对追逃工作,充满热爱,更充满敬重,他说,追逃已融入自己的血脉,成为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记者:说说您对追逃工作的理解。
李志宏:“追逃”对我而言不仅仅是一份光荣的“生计”,更是一个庄严的使命。这项工作几乎融入了我的血脉,没事的时候就会思考案情,想把在逃人员的名字,从名单上一个个划掉。我们只有做到“爱业”“敬业”“专业”,才能更好地为法律、为正义保驾护航。
记者:怎样才算是一名优秀的追逃干部呢?
李志宏:我觉得,作为一名优秀的追逃干部,身上都有着共通的特点:果断、智慧、专业、坚韧不拔和国际视野。当然,优良的思想政治素养、扎实的业务能力、良好的道德品质、过硬的心理素质等是每名追逃干部应该具备的。
何为“优秀”,我个人有四点体会:一要有良好的心态。面对艰难险阻,要善于将压力变为动力。我一向赞同“快乐侦查”的工作理念,愉悦的情绪能很好地化解心理压力,这种快乐也能层层传导,更能影响身边人。
二要注重办案细节。办案思维、对追逃对象的心理刻画、在逃人员的作案手法,都需要我们细致地观察和思考。比如前年追回的一个“红通人员”,之前追了七年一直未果,后来我在翻看卷宗时发现了一个“小细节”:其丈夫已入狱八年,其独自抚养两个女儿,但并未与丈夫离婚。我眼前一亮,这个细节说明他们夫妻二人感情深厚,很可能成为案件“突破口”。于是我大胆提出,让丈夫出面协助做妻子的劝返工作。在亲情感召、政策攻心、组织温暖下,该“红通人员”最终选择了主动投案。
三要善于创造条件。追逃工作需要灵活运用方法和技巧,多方面打通办案渠道。充分利用组织的协调优势,善于运用人脉资源,在追逃时会有意想不到的收效。
四要有高度的责任感。俗话说“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凡事就怕“认真”二字,当你一门心思扎进工作中,反复思考案件的每一种可能,不通的路或许哪一天就通了。我常常吃饭时在研究、睡觉前在琢磨,从早到晚“朝思暮想”,慢慢成了一个“细节控”。目前我在办的多名外逃人员,在脑中都有非常清晰的“画像”。
记者:您热爱这份工作吗?说说理由。
李志宏:我是一个不善于感性表达的人,相比“热爱”,更愿意用“敬重”这个词。“敬”为严肃、认真;“重”为谨慎、不懈怠。凡是有了敬重之心,心中便有了方向,行为便有了规范。做成一件事不难,长期做好一项工作很难,常敬常谦,日勤日慎。
我喜欢我现在从事的事业,我常怀感恩,感恩多年来领导的信任与同事的尊重。转业的时候,我的老首长为我写推荐信,转业后各级领导也对我的工作成效给予充分肯定,至今回想起来还十分感怀。这份工作给我带来的成就感和满足感,正是它最迷人的地方。
记者:作为一名追逃干部,平时的工作性质特殊,您是如何兼顾好家庭和工作的关系?
李志宏:我的妻子也是一名军人,出于职业认同,她对我的工作也表示充分理解和支持。家庭如果不稳定,既影响工作心态,也可能会带来潜在的职业风险。因此平时我都会和年轻同事们分享自己的生活经验:一定要处理好生孩子、教育、看病这样的家庭大事,不能让家人觉得自己可有可无,这样工作起来才能心无旁骛。
记者:您对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有何规划和期许?
李志宏:回想自己的职业生涯,会不自觉想起“在追逃中追梦,在追梦中追逃,在追逃中圆梦”这句话,强烈的共鸣感来自于我们都是追逃人。我为自己是一名追逃人而自豪,为这么多年来跟战友建立的珍贵情谊而欣慰。我是个实在人,就想做点实在事。每天都在思考的事情,就是任务还有多少,外逃存量什么时候减少。接下来,我希望自己能继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将自己的全部心血和智慧奉献给追逃事业。
专访三
功成不必在我 功成必定有我
——专访惠州市纪委监委第九审查调查室主任梁强
2020年7月22日,在省追逃办统筹指挥下,经惠州市纪委监委与公安机关强力攻坚,潜逃25年的职务犯罪嫌疑人潘卫斌、林志蘅在江苏和安徽被抓捕归案。
两天横跨广东、江苏、安徽三省,行程近2600公里,风尘仆仆从追逃一线凯旋而归的梁强,和记者聊起刚刚结束的这次抓捕行动时,神情中仍依然难掩兴奋之情。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风雨兼程、砥砺前行,在国际反腐败追逃追赃道路上,有无数像梁强一样的追逃人在执着坚守,他们在追逃中追梦筑梦,以实际行动诠释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记者:能和大家分享一下您的工作经历吗?
梁强:说说最近的一次追逃经历吧。通过前期工作,7月21日,我们决定对职务犯罪嫌疑人潘卫斌、林志蘅实施抓捕。这两个人潜逃了25年,早已改名换姓,我们通过不懈努力终于查到他们的藏身之地。
抓捕行动分两组在南京市区和马鞍山市区分头实施,我这一组的目标是身在马鞍山的潘卫斌。那天一直忙到下午,和当地公安机关协调部署好抓捕行动后,刚开始吃“早午饭”,就收到南京的抓捕行动差点出现意外的情况。听到这个消息后,大家担心潘卫斌可能收到消息后潜逃,马上放下手中的筷子,立刻奔赴潘卫斌藏身地点。经过5个多小时摸排,果断出击,终于在天黑前成功将潘卫斌抓获。
大家相互看着被蚊子叮满包的手脚相视一笑,连晚饭都没来得及吃,就马不停蹄带着潘卫斌赶往南京与另一组会合,直到晚上9点半,大家才有时间吃饭。7月23日早上7点,我们乘坐高铁押解着潘卫斌、林志蘅一起从南京回到惠州。
这次抓捕行动两天横跨了广东、江苏、安徽三省,行程近2600公里,所幸不辱使命,圆满完成了这次追逃任务。这其中的辛酸苦辣,非亲身经历难以体会,完成任务后的喜悦值得一辈子反复体味。
记者:在我的认识里,追逃工作有些神秘,充满了挑战和危险,对待这样一份工作,你是怎样的感受?
梁强:对追逃工作,我充满了激情和热爱。原因一:追逃工作是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部署的工作任务,贯彻落实好这项工作,是一件非常光荣的事情。原因二:追逃工作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也符合本人的性格特点,不断在追逃过程中历练自己,挑战自己,实现自己人生价值。
记者:面对当前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和日益复杂的国际形势,追逃工作充满了挑战,作为一名追逃人,需要具备哪些素质才能胜任这项工作呢?
梁强:追逃工作本身就充满了挑战,在具体工作中常常会遇到各种难题和许多意想不到的情况。我认为,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追逃干部,一是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只有不怕苦、不怕累,才能完成这项复杂艰巨的任务。二是要有水滴石穿的精神,有耐心、有韧劲,对于每一名外逃人员都要一追到底,紧咬不放,人不归案誓不罢休。三是要有勇于担当的精神,不惧风险,敢于碰硬,与外逃人员顽强斗争到底。
记者:追逃工作常常是早出晚归,有时甚至很久都无法回家,有时因为工作原则还不能说去哪了干什么去了,家人能理解吗?
梁强:我的家人对我的工作非常理解和支持。自从从事追逃工作后,时常外出办案,确实无法很好照顾家庭,但我认为只要常常与家人加强沟通联系,家人自然也会理解,家庭关系才会和谐,工作才能没有后顾之忧。这里我最想对家人说一句话:感谢你们一路的理解和支持,“军功章”的背后有你们的付出和功劳。
记者:追逃永远在路上,追逃之路任重道远,在未来的追逃人生中,您觉得自己尚需在哪些方面努力,或者您还有什么理想?
梁强:我觉得自己在两个方面还须不断努力:一是在视野上要拓展,力争做到放眼全球,紧盯外逃腐败分子,不管逃到天涯海角,都要抓捕归案。二是在法治化追逃能力上要下苦功夫,坚持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不断提升追逃工作法治化规范化水平。
记者:你们常说在追逃中追梦,您觉得这个“梦”是什么?
梁强:我觉得这个“梦”有两层意思。一是“中国梦”,通过做好追逃工作,能促进“中国梦”的实现。二是自己的个人理想,在追逃中实现人生价值,完成自己应该承担的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