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加强对脱贫工作绩效特别是贫困县摘帽情况的监督”“加强对各级一把手的监督检查”……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多次提到“监督”。
此时,距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就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作出专门部署,不过两个多月时间。
监督是纪检监察机关的第一职责。与会同志表示,作为党内监督和国家监察专责机关,纪检监察机关要紧紧抓住监督这个基本职责,主动监督、精准监督、创新监督,以高质量监督促进高质量发展。
在做深做实日常监督上取得新进展
监督重在发现问题。强化监督基本职责,要把日常监督实实在在做起来、做到位,通过个别谈话、参加民主生活会、提出纪检监察建议等,抓实近距离常态化监督。
“持续深化政治监督要做深做实日常监督,精准研判各地各单位政治生态,充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提供的政策策略,让党员干部切身感受到监督常在。”河北省纪委书记、监委主任刘爽表示。
“我们在开展监督时,一个重要抓手是通过多种途径发现情况和问题,主要包括参加会议、审阅文件和有关信息、分析各类监督检查结论和工作总结、分析信访举报和查办案件情况、分析重大或敏感问题的有关情况、实地了解情况、日常了解情况等。”中央纪委委员,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纪检监察组组长刘实介绍说。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蹲点调研、公开接访,开“坝坝会”、摆“龙门阵”……近年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主动走进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开展监督,将群众工作贯穿监督全过程。
“我们顺应人民群众新期待,从信访渠道、受理质效、保护措施、宣传引导等方面着力,多措并举提高实名举报率,引导人民群众有序参与反腐败斗争,全市实名举报率从2017年的31.9%上升到2019年的47.2%。这是来自于人民群众的深厚信任,也是巩固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的重要力量支撑。”广东省广州市纪委书记、监委主任刘连生说。
抓关键少数和管绝大多数相统一
党内监督没有禁区、没有例外,关键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重点加强对高级干部、各级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完善领导班子内部监督制度,破解对一把手监督和同级监督难题。
中央纪委委员,湖北省纪委书记、监委主任王立山说,今年,该省将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制订纪检监察机关加强对一把手监督和同级监督的规范性办法,做到既自觉接受党委统一领导、协助党委履行主体责任,又积极稳妥探索监督方式方法,促进形成以上率下、廉洁用权、依规依纪依法用权的机制和风尚。
“在监督对象上,要做到抓关键少数和管绝大多数相统一。”中央纪委委员,安徽省纪委书记、监委主任刘惠说,对关键少数的监督,既要强调党委(党组)的主体责任,更要明确党委(党组)是纪检监察机关的监督重点;同时,通过压紧压实基层党组织主体责任,进而管好绝大多数。
据刘连生介绍,广州出台一把手监督十项措施,制定实施落实主体责任约谈一把手制度,有效推动上级党组织一把手主动监督下级党组织一把手。去年市委主要领导带头约谈89人次,带动全市各级各部门领导干部开展谈话提醒3万余人次,2016年至今已有7名市委常委、1名市政府党组成员、13名区委书记向市纪委全会述责述廉述德。
提高监督精度,增强监督效能
实现高质量监督,需要创新监督方式、提高监督精度、增强监督效能。
吉林省纪委书记、监委代主任张忠介绍说,该省将结合工作实际,着眼精准监督、创新监督,部署开展以案促改、运用“四种形态”、问责、队伍建设等“四个专项分析”。以问责专项分析为例,通过对近年来全省问责案件的深入分析,对问责工作的原则、方法和策略进行规范细化,重点研究解决问责泛化、不够精准问题,更好发挥问责的激励、督促作用。
“党的十九大以来查处的省部级干部中,涉及四川的有蒲波、彭宇行等人。我们通过认真反思反省,深刻认识到,这些问题的发生,归根到底就是监督不到位、不精准。”中央纪委委员,四川省纪委书记、监委主任王雁飞说,该省将大力推动粗放监督向精准监督、被动监督向主动监督、关门监督向开门监督、结果监督向过程监督转变,以思路理念创新引领工作守正创新。
构建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巡视监督“四个全覆盖”的权力监督格局,是高质量监督的重要支撑。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积极推进“四项监督”统筹衔接,完善协调联动机制,实现同步推进、同向发力、同增质效。
“这几年,我们在推动监督‘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转变上作了不少探索,包括在派驻机构、省属企业和高校纪委设立执纪审查协作组,规范纪检监察工委审理派驻机构移送案件工作,建立巡视机构与省纪委监委有关部门协作配合机制等,目前省纪委监委审查调查的省管干部案件中70%的问题线索来自巡视。”刘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