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市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
新闻发布会
时间:2025年10月16日(星期四)上午10时
实录内容
主持人王康(湛江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副主任):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湛江市人民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的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有关工作要求,推动全市治安环境质量不断提升,持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今天,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向大家介绍我市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的举措成效,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出席今天发布会的有:
市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市委平安湛江建设领导小组副组长陈梁先生;
市公安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江浩明先生;
市纪委常委、市监委委员张岩先生;
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李非白女士;
市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陈蕾女士。
下面,我们首先请陈梁先生介绍我市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总体情况。
市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市委平安湛江建设领导小组副组长陈梁:
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好!
2021年,党中央作出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的重大决策部署。五年来,全市各级各部门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上下一心,团结奋战,以扎实成效回应人民群众对安全稳定社会环境的新期待。现将工作情况通报如下:
扛牢政治责任,全市上下“一盘棋”
我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的重要指示精神,始终做到将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作为重大政治任务, 将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作为“一把手”工程,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推进扫黑除恶工作。各级党政主要领导扛牢第一责任,压紧压实部门主体责任,各级平安建设领导小组下设扫黑除恶斗争组具体统筹抓落实,部门协同,整体作战。市委平安办建立督办机制,专项督办重点问题、重大事项,定期研判形势,找准问题根源,研究解决措施,完善工作机制,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工作稳步扎实推进。
聚焦深挖彻查,打治成效“三提升”
——出重拳零容忍,打击效能显著提升。我市坚持扫黑除恶力度不减,坚决深挖线索、严惩犯罪、“打财断血”、“打伞破网”,五年累计打掉黑社会性质组织11个、恶势力犯罪组织60个,刑拘犯罪嫌疑人1087人,破获刑事案件745宗,提起公诉128件770人,审结涉黑恶案件166件1098人,查冻涉案资产估值约19.8亿元,审理涉黑恶案件财产执行到位率94%,立案查处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286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233人,移送司法机关26人。
——治乱象强监管,治理效能有效提升。全市建立“案件查处—问题剖析—建议整改—效果反馈”治理链条,持续深化信息网络、自然资源、交通运输、工程建设、金融放贷、市场流通、教育、农业农村等重点行业领域的源头治理,深入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严打“六霸”(“村霸”“乡霸”“沙霸”“矿霸”“街霸”“市霸”)等突出黑恶犯罪,办理了一批危害民生行业领域、破坏市场经营秩序的涉黑恶案件。严格落实打早打小工作机制,精准施策、多措并举,涉黑恶十类关联犯罪立案数连续5年下降,对比五年前降幅近50%。办案机关以“三书一函”促进行业压实监管责任,堵塞行业管理漏洞。五年来,纪检监察机关制发纪检监察建议132份,审判机关制发司法建议99份,检察机关制发检察建议107份,公安机关制发提示函202份,整改反馈率100%。
——重民生顺民意,群众安全感持续提升。全市各级各部门借助“平安夜访”“局长信箱”等渠道和信访举报、网上平台举报等方式收集线索,从群众举报线索中深挖黑恶违法犯罪,累计办结举报线索1200余件,实现涉黑恶线索动态清零。通过研判线索,我市相继打掉在老百姓身边为非作歹的涉恶团伙,线索办理质效持续提升。全市接报涉黑恶警情持续下降,社会治安全面向好。同时,强化智能分析比对捕捉黑恶犯罪“弱信号”,全程跟踪线索流转,实名举报反馈率100%,积极回应群众关切,持续提升群众安全感。
注重标本兼治,基层基础“五强化”
——强化组织建设,夯实基层基础。全面推动7219个条件成熟的村民小组建立党组织,全面推进村一级“头雁”选育管用储全链条建设,完善县镇领导班子“联镇联村联户”工作机制,坚持常态化推进村(社区)党组织固本强基。
——强化治乱清源,消除黑恶隐患。聚焦自然资源、工程建设、交通运输等重点行业领域,强化整治,专项打击跨行业领域违法违规行为。督促主管部门“抓本级、带系统”,堵塞漏洞,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加强日常走访摸排和帮扶教育,助力重点人群回归社会。
——强化队伍建设,提升履职能力。组建扫黑除恶专业化办案团队,建立涵盖公安、检察、法院、自然资源、农业农村等领域的办案人才库,以专业化办案力量为扫黑除恶斗争深入开展提供坚实支撑。
——强化氛围营造,持续宣传引导。各级各部门主动作为,多形式多渠道开展《反有组织犯罪法》宣传贯彻。充分运用新媒体矩阵,实现全方位对基层群众、国家工作人员、市场主体、青少年、涉黑涉恶人员等5类人员拉网式宣传覆盖。持续开展“清朗”“净网”“清网”“预防和治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系列专项行动,持续营造“扫黑除恶永远在路上”的浓厚氛围。
——强化制度建设,保障工作顺畅。出台《关于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巩固专项斗争成果的实施意见》。建立政法机关与行业部门双向反馈、信息共享机制,完善“双专班”侦办及区域协作机制,创新行业整治跟踪问效制度,制定依法强化打击治理农村家族宗族黑恶势力的工作意见,以健全机制筑牢常治长效工作根基。
五年来,经过全市各级各部门的不懈努力,我市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取得良好成效。接下来,全市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严格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工作要求,持续保持对黑恶势力违法犯罪的高压态势,不断推动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向纵深发展,以高水平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护航湛江跨越式高质量发展,使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
谢谢大家!
湛江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副主任王康:
感谢陈梁先生的介绍。下面进入记者提问环节。按照惯例,提问前请先通报所在新闻机构的名称。下面请大家围绕今天的发布会主题举手提问。
湛江日报:能否介绍一下,自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以来,湛江市公安机关作为扫黑除恶主力军,主要战果体现在哪些方面?
市公安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江浩明: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党中央部署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以来,湛江市公安机关扛牢主力军职责,坚持决心不变、标准不降、力度不减,强化依法打击、大案攻坚,突出标本兼治、打早打小,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向纵深推进,成效显著。在破案打击方面:共打掉黑社会性质组织11个、恶势力犯罪组织60个,刑拘涉黑恶犯罪嫌疑人1087人、破获各类刑事案件745宗,成功侦办了黄某存涉黑案和庞某伟涉黑案等一批案情复杂、打击难度大、社会关注度高的涉黑恶案件,大案攻坚成效显著。今年以来,我局以严打“六霸”等突出黑恶为抓手,强化线索核查、狠抓破案攻坚,共打掉“六霸”涉黑恶组织17个,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取得新成效。在源头治理方面:我局坚持打防结合、标本兼治,不断健全有组织犯罪预防和治理长效机制,深入宣传贯彻《反有组织犯罪法》,针对基层政权、自然资源、经济建设等容易滋生黑恶势力的重点行业领域,制发公安提示函202份,会同相关主管部门开展行业乱象整治、加强源头管控,及时斩断由乱生恶、由恶生黑的链条。经过五年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黑恶势力“生存空间”被大幅压缩,全市涉黑恶十类关联犯罪立案数逐年下降,降幅近50%,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果得到有力巩固,涉黑涉恶违法犯罪得到了有效遏制,群众安全感显著提升。
下一步,湛江公安将继续按照省市决策部署,以“扫黑除恶永远在路上”的坚定决心,持续保持对黑恶势力犯罪的严打高压态势,决不给黑恶势力喘息之机,从源头上、从根本上铲除湛江黑恶势力犯罪的滋生土壤,以高水平安全护航湛江实现跨越式、高质量发展!
广东广播电视台:检察机关在发挥检察职能推动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深入开展方面,主要采取哪些工作举措、取得哪些成效?
市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陈蕾: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湛江市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在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中切实履行审查逮捕、审查起诉、法律监督等职责,扎实推动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向纵深发展。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坚持高位推进。全市两级检察院均成立“一把手”任组长的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领导小组,优化机构人员配置,配强扫黑专班。坚持检察长包案、带头调研、带头办案,积极发挥“头雁”效应,示范、引领扫黑除恶斗争持续深入。
二是强化主责主业,提升办案质效。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开展以来,全市检察机关共批准逮捕涉黑涉恶案件136件534人,提起公诉128件770人。依法办理一大批侵害群众切身利益的渔霸、炮霸、气霸等黑恶势力犯罪,相关办案经验被最高检推广。坚持对涉黑及重大涉恶案件100%提前介入,实质化引导取证。办理黄某存涉黑案时,详细列出717条补充侦查意见、监督公安机关追捕13人,该案被评为广东省检察机关“十佳侦查活动监督案例”。
三是强化线索核查,紧盯“伞财”处置。在办案中严格落实“两个一律”“一案三查”等要求,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开展以来,发现并移送线索72条。起诉涉黑恶势力“保护伞”8人。引导侦查机关收集固定涉案财产情况的证据,严格甄别涉案财产属性,依法提出涉案财产处理意见和财产刑量刑建议,做好“黑财”举证、质证,加强财产执行检察监督,精准“打财断血”。
四是强化诉源治理,推动长效常治。坚持在办案中做到“一案一建议”“一案多建议”,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开展以来,针对行业领域监管漏洞发出检察建议107件,提出相关整改建议262项,并跟踪督促整改落实到位,整改回复率100%,切实将办案效果转化为治理效能。全面落实扫黑除恶和《反有组织犯罪法》宣传。专题拍摄检察官讲述办理扫黑除恶案件宣传片,强化“以案释法”。组织专题同堂培训,开展检察官法治讲坛、检察官“线上课堂”、检察官“送法进校园、进乡村、进社区”等活动700多场。
下一步,湛江市检察机关将持续提高扫黑除恶工作法治化、规范化、专业化水平,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涉黑涉恶案件,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中新社: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以来,湛江两级法院扫黑除恶工作取得哪些成效,有哪些好的做法?
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李非白:
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以来,湛江两级法院审结涉黑恶案件166件1098人,先后审结了黄某存等47人涉黑案、朱某天等42人涉黑案等7件重大案件,审结涉黑恶案件及涉黑恶大要案的数量均排名全省前列。其中,黄某存、朱某天等2件涉黑案先后被写入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人大工作报告。湛江市中级人民法院就办理涉黑恶大要案审判工作在全省法院刑事审判工作会议上做经验交流。主要把好以下三关:
一是以责任担当把好政治关。湛江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常态化扫黑除恶的决策部署,坚持把涉黑恶案件办理作为重大政治任务,贯穿于履行审判执行职能全过程。
二是以严格规程把好质量关。紧紧依靠党委领导,始终坚持以审判标准统一执法办案尺度,推动提高涉黑恶案件办理质效。
三是以过硬队伍把好公正关。指派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的庭长直接承办案件或担任审判长,严格遵守政治、组织、工作、廉洁等各项纪律,从严落实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要求,责任到人,确保各项任务如期高效完成。
下一步,湛江两级法院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坚决扛牢常态化扫黑除恶政治责任,坚持“力度不减、标准不降、尺度不松”,重点抓好三方面工作:一是挂图作战,加速存量涉黑恶案件“清结”。二是侦检协同,推进涉黑恶财产清底。三是以案剖析,促进源头治理。
湛江广播电视台:请问在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中,市纪委监委是采取了哪些措施做实监督执纪,从严惩治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
市纪委常委、市监委委员张岩: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工作以来,全市纪检监察机关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安排,始终把常态化“惩腐打伞”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来抓,保持严惩高压态势,态度不变、决心不减、尺度不松,坚持有伞必打、有网必破。2021年以来,重点抓了以下四个方面工作。
一是扛牢政治责任。市纪委监委主要领导带头主抓,具体谋划,直接指挥查办重要“保护伞”,经常召开案件分析研判会。班子成员包案重点案件,强力推进“打伞破网”,并下沉一线指导督导,压实各方常态化“惩腐打伞”政治责任。
二是突出案件开路。主动对接政法机关掌握本地区黑恶犯罪案件底数,对上级挂牌督办的重点案件,在公安机关侦办的同时,市纪委监委同步立案、同步调查,迅速核查背后腐败和“保护伞”问题,共立案查处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286人,党纪政务处分233人,留置13人。对行业监管不严格、发现打击不主动,导致黑恶势力坐大成势的,坚决倒查党委、政府主体责任和职能部门监管责任,查处工作不力失职失责55人。
三是做实监督检查。通过日常监督、巡察监督、专项督查等方式,加强对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关于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的决策部署情况的监督检查,督促各级党委政府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压实政法机关及行业监管部门责任,对工作主动性、紧迫性不强,对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长期性、复杂性认识不深的,及时指出,坚决纠正。
四是深化标本兼治。落实“一案一整改”要求,制发132份纪检监察建议,推动自然资源、公安、应急管理等部门健全完善制度30项。聚焦干部作风问题,市纪委监委制定《关于专项监督推动作风转变的工作指引》,向42个市直部门通报行业领域作风问题,促进风气好转和整改治本良性循环。
接下来,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将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的重要指示精神,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全国、省、市扫黑除恶斗争工作部署会议精神,扛紧扛牢惩腐打伞这一重大政治责任,勇于担当、敢于碰硬,坚持有“腐”必惩,有“伞”必打,有“恶”必除,以强有力的工作举措推动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走深走实。
湛江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副主任王康:
感谢五位发布人。由于时间关系,记者提问环节到此结束。如果记者朋友们后续还有其他问题需要了解,请会后与发布单位进行沟通。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