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主页 > 新闻中心 > 中央纪委要闻 >

全国纪检监察系统先进典型事迹系列报道之五
护航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排头兵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发布时间:2022-09-22 18:04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众多纪检监察干部扎根基层,既当战斗员又当护航员,以赤子之心和无私奉献诠释使命与担当,涌现出一批先进集体和个人。

  牢牢把握“国之大者”,扛起保障脱贫攻坚使命担当

  “公益林补助37.26元,农业支持保护补贴502.89元,冬春生活救助360元……”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北寨镇陈家渠村的魏炳珍通过手机登录定西扶贫惠农资金监管网,第一次看到了自家享受的各项惠农政策,涉及金额共计13万多元。

  “以前只知道账户上能收到钱,但具体啥时候发、发的啥钱、能发多少并不清楚。现在上网一查,啥都清楚了,心里也敞亮了。”魏炳珍说。

  2019年初,定西市率先在全省建成扶贫惠农资金监管网,并探索推广“互联网+大数据+监督”模式,在全市逐步建成了网上监督、“码上监督”、公权力监督三大平台,实现了对所有扶贫惠农资金和项目的全过程监督预警。在强有力的警示震慑下,全市5289名党员干部主动向纪检监察机关说清问题,上缴、清退资金1075万元。

  脱贫攻坚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为这场硬仗提供坚强纪律保障,是党中央交给纪检监察机关的重要政治任务。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纪检监察机关立足职能职责,多措并举服务保障工作大局。

  2018年,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纪委监委探索常规监督与专项监督分离,创新成立“三大攻坚战”专项监督室,配备专门人员负责全区“三大攻坚战”专项执纪监督工作的综合协调、分析研判、跟踪督办、具体实施,组成专业化监督队伍,建立大数据监管系统,推动监督方式向专业化、信息化转变。

  淮安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扶贫等重点领域执纪执法监督力量分散、专业性不强,对此,我们建立专项监督室、巡察机构、派驻纪检监察组、主责部门‘四方联动’工作机制,通过‘一分四联’来凝聚监督合力,压紧压实各级党组织和职能部门脱贫攻坚主体责任和监管责任。”

  打赢脱贫攻坚战,需要坚强作风纪律作保障。以作风攻坚促进脱贫攻坚,纪检监察机关责无旁贷。

  重庆市纪委监委案件审理室2019年、2020年连续两年扎实做好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问题线索办理情况的复核工作,共计抽查案件589件1223册,发现核查不深入等问题245个,逐一督促整改到位。

  安徽省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坚持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聚焦乡村振兴、执法司法、养老社保、医疗医保等重点领域突出问题,开展“两项目两资金”“四聚焦四整治”“三清三度”等专项行动。

  敢于挑大梁、啃硬骨头

  “分配楼层时竟还收取费用!”2017年10月,湖南省新田县群众反映,枧头镇在易地扶贫搬迁中存在违纪问题。新田县纪委监委组建专班开展调查,决定由时任第一纪检监察室主任周剑和带队,他二话没说接下任务。

  周剑和带队深入摸排,但开发商却不配合工作、调查对象也矢口否认。面对调查迟迟打不开局面,工作专班决心啃下这块“硬骨头”。他们一次次走村入户,一次次跑外地找开发商面谈,一个月后,最终查清枧头镇社区支部委员谢某违纪事实,所收取的6.1万元优选楼层费用全部追回并退还群众。

  “他在扶贫领域腐败问题线索专项整治中,敢于挑大梁、啃硬骨头。”投身纪检监察工作12年来,周剑和始终奋战在正风反腐最前沿,因能力突出,在单位一直是“救火队长”。在他的组织推动下,新田县共查处类似案件30余起,追缴资金200余万元,为国家挽回损失1200余万元。

  党的好政策的落实、贫困群众切身利益的实现,需要纪检监察机关保驾护航。纪检监察干部对腐败分子的强硬、坚决,正是因为心里装着对贫困群众的深情。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曾是全国“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贫困量大面广程度深。贪腐的“黑手”也曾侵害当地群众利益。

  2018年掌握到某乡党委书记涉嫌贪污扶贫资金问题后,时任甘孜州巴塘县纪委副书记、监委副主任魏国权立即安排人员进行摸排核查。随着工作推进,专案组发现该案涉及人数多,加之当事人任职时间长,在当地深耕多年,导致取证难度大、说情干扰多,案件查办一度陷入僵局。

  “我横下一条心,偏就‘不信邪’!”魏国权带着专案组辗转7000多公里,先后翻越7座海拔4000多米的雪山,硬是通过3个月的连续奋战,最终查清14名党员干部违纪违法事实,追回全部扶贫款项。

  19年如一日默默坚守在雪域高原,这名藏族汉子带着对群众的满腔赤诚经常走乡串户了解情况、收集问题,2021年调任得荣县后,魏国权一个月走遍了10个乡镇近50个村(社区)200余户农家,成为群众最信赖的人。

  脱贫攻坚离不开作风攻坚。广大纪检监察干部把脱贫攻坚作为锤炼党性、践行党的宗旨、增强斗争精神的战场和熔炉,深入一线、贴近群众,与腐败和作风问题作坚决斗争。

  紧扣有效衔接,以“最后一公里”监督助力乡村振兴

  “叔,村上的集体经济按时给你分红了吗?”

  “姨,你平时看病,医疗保障政策都落实兑现了没?”

  这是陕西省富平县纪委监委专项督查组走村入户,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监督的一个缩影。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摆在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面前的新课题。

  “我们村的印章管理流程前期制定就得到了村民的认可,现在我们使用公章,村里一要登记、二要公开、三要存档。操作规范了,大家就少了猜疑和误解,多了信任与支持。”四川省富顺县怀德镇清辉村文书王大群的反应在镇纪委副书记罗富梅意料之中。

  “随着《富顺县村务小微权力清单操作流程图》的推广使用,村干部按图操作、村民照图办事,这样的规范操作加上多维度公开,让怀德镇信访举报呈逐年减少趋势,干群关系融洽。”罗富梅说。

  护航乡村振兴,必须推动监督下沉、监督落地、监督于问题未发之时,以高质量监督推动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青海省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纪委监委编制7项村级小微权力运行流程图,固定每月15日为“全县村(居)务公开日”,依托“阳光村务”平台创新开展村党支部书记述责述廉网络直播活动,强化村级小微权力监督制约;

  福建省厦门市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创新“点题整治”下社区活动,了解群众关于乡村振兴的乡情民意,精准掌握监督重点,聚焦农村集体“三资”监管领域,排查问题146宗,已整改132宗,收回拖欠租金和集体资金620余万元;

  ……

  千年难题,一朝梦圆,这是脱贫攻坚的圆满句号,也是纪检监察机关新的奋斗起点。纪检监察干部重整行装,继续向着让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生活的奋斗目标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