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主页 > 头条 >

湛江:让年轻干部在巡察熔炉中“百炼成钢”

来源:南方+ 发布时间:2022-05-03 19:21

“巡察工作任务重、压力大,但能够锻炼人、培养人。通过三个多月的巡察,眼界开阔了,站位提高了,工作能力也得到全方位的提升。巡察经历成为我成长路上宝贵的财富,也是美好的回忆……”

在巡察工作经验交流会上,新提拔为赤坎区科工贸局副局长的梁珊珊这一席话,道出了许多参加巡察工作的年轻干部的共同心声。

近年来,湛江市委注重发挥巡察培养锻炼干部的熔炉作用,抽调优秀干部和后备干部440人次投入巡察一线,发现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重大决策部署在基层落实情况、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以及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基层组织建设等方面问题3345个、问题线索386条,使巡察队伍成为市委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中坚力量和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一大批年轻干部经过巡察历练,在原来的岗位上迅速脱颖而出、获任新职。据统计,湛江市委巡察表现优秀的抽调干部中,已有50多人获得提拔、晋级和重用。

多领域选派,搭建培养锻炼年轻干部的大舞台

巡察工作高质量发展,需要一大批高质量人才作支撑。为加快年轻干部锤炼成型,湛江市委以打造一支政治过硬、工作担当、作风务实、纪律严明的巡察队伍为目标,把巡察岗位作为年轻干部的“大熔炉”和“练兵场”,创新制度机制,吸引年轻干部在巡察一线磨炼意志、增长才干,为巡察利剑作用发挥提供了坚强保障。

然而,一切并非坦途。在巡察工作初期,巡察抽人难问题一度深深困扰着巡察工作。

“刚开始搞巡察的时候,为了抽调一名巡察干部打了十多个电话,很多人对巡察工作不了解,不肯来,说通了本人,有的单位又不肯放人,那时候抽人真的难啊!”市委巡察办负责抽调干部的同志回忆起过往,很有感慨。

如何让更多年轻干部参与到巡察中,成为市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一系列实践探索也由此拉开了序幕。

为摸清全市优秀干部、后备干部情况,市委巡察机构于2019年出台《关于建立湛江市巡察工作人才库的实施方案》,按照纪检监察、党务工作、财务审计、工程管理、政法五大类,从全市各级各单位遴选人才,逐步建立起拥有1000多名优秀干部的巡察人才库,解决了巡察“有人能调”的问题。

为形成优秀干部参加巡察、巡察培养锻炼优秀干部的良好局面,市委巡察机构创新了很多方法,比如,建立与纪委监委、组织、宣传、审计等部门协作机制,对市直有关单位协助抽调选派、培养使用巡察干部作出明确具体规定;把新提拔的市管干部和首次安置的处级军转干部纳入巡察干部选派范围;安排县级巡察机构拟调入和新提拔的巡察干部到市委巡察组以巡代训;挑选表现突出、作风过硬的市委主题教育督导组、参与新冠疫情防疫抗疫一线党员干部到巡察组锻炼;将选派优秀干部参加巡察工作情况纳入市直单位年度“四个全面”绩效考核,正向激励各单位选派优秀干部支持巡察工作……

踏平坎坷成大道。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让巡察人才抽调的范围宽了,参与巡察锻炼的覆盖面更广了,不少年轻干部自动要求到巡察一线接受锻炼。据统计,已有139个单位派出年轻优秀干部在市委巡察工作中接受淬炼,有71名抽调干部参加市委巡察达2次以上。

多元化培养,让年轻干部在巡察岗位上磨砺、成长

年轻干部要在斗争中经风雨、见世面,而巡察最考验年轻干部的斗争意志、斗争本领。

为了让年轻干部得到政治历练,市委每一轮巡察都要花大量的时间抓好人员培训,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会把握党中央、省、市对被巡察领域、行业的政策要求,做到对“国之大者”心中有数,提高巡察干部政治站位。各巡察组在进驻后安排大量时间进行业务培训,逐条逐项学习巡察组工作规则和流程以及为每轮巡察专门编印的巡察工作手册和方案,专项补强党建、财务、审计、信访等专业知识,提高巡察干部政治能力和监督本领。

同时,市委巡察机构开启办、组一体化“砺剑”模式,安排巡察办骨干力量挂点巡察组,在巡察组内开展“老带新”指导和“手把手”“面对面”传授,互学互帮,引导年轻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调研了解问题,锻炼年轻干部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政治本领,实现巡察干部“练兵强能”。各巡察组抽调干部经历对被巡察党组织精准“画像”的全过程,掌握了查找各行各业廉政风险点的方法技巧,体验到巡察组敢于剑指沉疴旧疾的斗争精神,让抽调干部在攻坚克难中磨炼了意志力和执行力。参加巡察的年轻干部纷纷表示,经过几轮巡察,个人的政治判断力、政治敏锐性和专业能力都有很大提高。

“巡察不仅是对被巡单位的政治体检,更是对自己的一次全面体检。在查找被巡察单位存在问题的时候,不由自主地反思本单位是不是也存在同类问题。”一位担任乡镇党委副书记的抽调干部说。巡察结束后一回到单位,他就开始梳理镇里党建工作存在的弱项和短板,思索今后如何加强和完善,不仅自己镀了“金”,还带回了“宝”,回到原单位工作更加得心应手。

然而,巡察对年轻干部的培养锻炼远不止于此。

“你是灯塔,照耀着黎明前的海洋;你是舵手,掌握着航行的方向……”一曲悠扬的《跟着共产党走》,飘扬在徐闻县角尾乡灯楼角。

这是市委巡察组临时党支部开展党日活动,缅怀解放军渡琼作战历史的场景。类似的主题党日活动,各巡察组临时党支部在每轮巡察期间都会不定期组织开展1至2次。

为强化巡察抽调干部管理,湛江坚持把党支部建在巡察一线,定期组织各巡察组临时党支部集中学习和思想交流,及时掌握巡察干部思想、工作、学习和生活情况,对巡察干部进行经常性思想教育,激发年轻干部担当作为。通过到廉江鹤地水库、遂溪西南地区革命史馆等廉政教育基地进行党性教育,在党旗下重温入党誓词;通过邀请上一轮巡察优秀抽调干部代表作交流发言,谈感受、讲收获,交流经验、提升思想;通过党史学习教育、“五四”青年节,举办青年党员“学党史,促巡察”荐书读书活动,由先进代表荐书读书展示交流,领悟党史经典的精神实质,教育引导参加巡察年轻干部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

人性化激励,激发年轻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

湛江巡察工作能够成为培养、锻炼年轻干部的平台,与其人性化、有温度的激励机制密不可分。

“真想不到,第一次与组长见面,不是问我能干什么,而是先了解我的家庭情况。”参加十一届市委第五轮常规巡察的一位年轻干部说。当巡察组了解到她因工作不便接送小孩时,立即联系当地巡察办为她解决小孩托管的问题,她说:“在这个充满爱心的集体里,无论多么辛苦我都愿意。”

在关爱激励巡察干部方面,市委巡察机构不仅帮助抽调干部解决后顾之忧,同时创新考评反馈办法,建立优秀巡察干部暖心回访制度。每轮巡察结束后,各巡察组围绕抽调干部的政治业务素质、履职尽责、工作能力、担当精神等四个方面,进行客观综合评价,按一定比例评出“优秀、良好”两个档次,向抽调单位出具抽调干部书面工作鉴定。根据抽调干部鉴定情况,由巡察组组长带队深入优秀抽调干部所在单位进行回访,通报干部在巡察期间的综合表现情况,了解干部返岗后的工作情况、思想动态,鼓励抽调干部发扬巡察优良作风,落实“一进巡察门,终身巡察人”的理念。对于表现积极、工作突出的抽调人员,建议其原单位在年终考核评优评先中予以重点考虑,并作为后备干部予以重点培养。从市委第三轮巡察开始,已对290多名抽调干部作出工作鉴定,评出表现优秀巡察干部90名。

“市委巡察机构到单位回访,对我来说是一种激励、鞭策。我将更加努力学习,干好本职工作,不辜负组织的厚爱和信任。”谈及自己对“暖心回访”的感受时,一名已返回原单位工作的巡察干部动情地说。

“我们也一直很关心派出去的干部能否有效开展工作,在巡察岗位做得好不好?现在巡察机构领导带队回访,我们感到很有必要,也很暖心。”抽调单位负责人对此颇为感慨。

常常被人记起,也是一种幸福。巡察缘分并不随着巡察工作结束而结束。2021年春节,市委巡察办给每一位参加过巡察工作的干部寄送感谢信,送上巡察人的祝福。一位收到贺卡的同志致电市委巡察办说:“没想到巡察机构还记得我,这张卡片是我今年收到的最好的礼物。”

一件件关爱激励的小事,不断拉近巡察机构、抽调干部和原单位的距离,形成了巡察抽调年轻干部“愿意来、干成事、发展好”、原单位“愿意放、重锻炼、盼成才”的良好氛围。

全流程管控,始终保持年轻干部的廉洁本色

巡察作为监督别人的工作,巡察干部时刻面临被“围猎”的风险。巡察工作必须在自我约束上慎之又慎,在监督管理上严之又严。

“巡察干部要自身正、自身硬、自身净”“坚持严在前,就是厚爱大家,是对大家的人文关怀;但是一旦出现问题,必须从严查处,一个不落”……每次巡察“出征”前,市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主要领导都会向巡察组强调纪律要求,反复叮嘱巡察干部守住干净底线。

制度是最好的“防腐剂”。为确保年轻干部规范使用权力,市委巡察机构强化流程管理,制定了30多项工作制度机制,规范了50多项工作流程,编印了《湛江巡察制度汇编》,涵盖巡察组织结构、队伍建设、运作程序、职责边界等各个方面,将巡察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驻点巡察期间,全体巡察干部统一签订保密协定,巡察组实行集中办公、外地抽调人员统一住宿的半封闭式管理,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和考勤制度,组内对巡察抽调干部进行闭环管理。建立不合格抽调干部退回制度,对不服从工作安排、消极怠工等不符合巡察工作要求的抽调干部,经批评教育仍不改正的,发函抽调单位坚决退回,保持巡察队伍的战斗力。

年轻干部的巡察表现,也引起市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的关注。巡察期间,巡察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带领巡察办领导干部深入巡察组调研,了解巡察干部的工作和思想状况,鼓励年轻干部奋发作为。同时,市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通过巡察前期督促巡察组制定巡察工作方案,中期召开汇报会听取汇报,后期调研督促等方式,加强巡察工作跟踪指导,及时提醒和纠正一些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增强年轻干部依规依纪依法开展工作的意识,确保巡察权力始终沿着正确轨道运行。(陈思亮、湛纪宣、湛巡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