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走自己的路
2022年3月6日下午,人民大会堂。
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联组会上,来自四川的益西达瓦委员给习近平总书记展示了“悬崖村”今昔对比的两张照片——阿土列尔村的万丈陡壁上,曾经摇摇欲坠的藤梯,已经换成了结实的钢梯。
“2017年两会上,您提到的让您揪心的‘悬崖村’变了样,请总书记放心。”益西达瓦告诉总书记,村民们搬到了山下的集中安置点,住进了楼房,山上建起了民宿,正在大力发展旅游业。
从藤梯到钢梯到楼梯,“悬崖村”的变迁记录了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平均每年1000多万人摆脱贫困,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的人口脱贫。无数个“悬崖村”翻越了世世代代难以逾越的“贫困大山”,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
这样的奇迹,写在960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国大地上,写在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上。
这是一条我们自己走出来的路。
中国有14亿多人口,迄今为止,全球实现现代化的国家和地区人口只有约10亿人。中国幅员辽阔,各地区自然资源禀赋差别之大世界少有,统筹区域发展从来都是一个重大问题。中国用几十年的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发展历程,但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这样一个国家实现现代化,全世界从未有过。
“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要想发展振兴,最重要的就是立足国情、走自己的路。”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作为治国理政的最根本原则,作出一系列重大制度安排。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抗击疫情一线,党旗高高飘扬,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制度优势充分转化成制胜优势,党的领导、党中央的权威成为全国人民最坚实的靠山。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定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十九届四中全会专门研究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并作出决定。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终把握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中国之制”不断转化为“中国之治”。
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全面小康之后还要现代化,这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才能实现。”2021年8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乘车来到位于滦河北岸的河北省承德市双滦区偏桥子镇大贵口村考察调研,在村民霍金家门口,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激起一阵阵热烈的掌声。
这是一条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道路。
2022年春节刚过,浙江省丽水市龙泉青坑底矿泉水厂已是繁忙一片,一瓶瓶印着“甬丽山海情 共同富裕路”字样的“丽水山泉”经过自动化、智能化的生产线鱼贯而出。
另一边,宁波市江北区的康喜乐嘉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推广的脚步一刻不停。让“丽水山泉”流进宁波市场,加强其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是该团队今年的首要任务。
丽水的泉水宁波卖,一瓶水藏着中国的“共富”密码。2021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浙江进一步完善省域统筹机制,创新实施山海协作“升级版”,以产业链为纽带,引导发达地区龙头企业与山区26县企业建立“1+N”产业链延链合作,实施产业链协同项目,陆海统筹、山海互济。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一个人口数量堪比欧洲大国的省份,正在积极打造共同富裕的样板。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握发展阶段新变化,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推动区域协调发展,采取有力措施保障和改善民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促进共同富裕创造了良好条件。现在,已经到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将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列入“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明确提出坚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基本同步,持续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更加积极有为地促进共同富裕。
“坚决防止两极分化”“既要物质共同富裕,也要教育、医疗、文化等方面的共同富裕”“鼓励勤劳创新致富”……今年全国两会上,共同富裕成为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
“以前我们是‘砍树人’,最早我们工队每年冬天生产木材能装400节火车皮,现在丢掉斧锯,成了‘看树人’,同样也是在为国家做贡献。”全国人大代表、内蒙古森工集团北岸林场第七小队工队长周义哲大半辈子都在跟树打交道,当了35年伐木工后,他响应国家政策成为护林员。
“我当时想,不要我们砍树,我们干啥、吃啥、喝啥?老婆孩子怎么办呢?”周义哲回忆,后来,他发现停伐后不但有活干,还有钱赚。
随着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周义哲所在的林区得到休养生息。据测算,2018年林区的森林与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6159.74亿元。
“林子还是这片林子,干的活不一样了。过去,我们用锯和斧子砍树。现在,我们用锹和镐种树。以往只能挣半年工资,现在一年到头都有收入,年均收入达6万多元。”
听了周义哲的讲述,习近平总书记感慨地说:“你提到的这个生态总价值,就是绿色GDP的概念,说明生态本身就是价值。这里面不仅有林木本身的价值,还有绿肺效应,更能带来旅游、林下经济等。”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2012年12月,党的十八大后首次出京考察,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深邃思考:“我们建设现代化国家,走美欧老路是走不通的,再有几个地球也不够中国人消耗。”
连续10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义务植树活动,一把铁锹,一株株树苗,不断为中国发展增添绿的底色。
冬奥健儿翱翔于湛蓝天空下、驰骋于皑皑白雪上、拼搏在节能环保冬奥场馆里,北京冬奥成为美好的民族记忆;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奔腾澎湃的长江黄河挥就新的“母亲河”故事;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将完成全球最高碳排放强度降幅,用全球历史上最短的时间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放眼世界,很少有国家像中国这样坚定选择。
这是一条放眼全球、造福全人类的现代化道路。
2021年12月3日,老挝全国上下洋溢着节日般的喜庆。
“发车!”在两党两国最高领导人共同见证下,中老共建“一带一路”的旗舰项目——中老铁路正式开通运营。
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同老挝领导人一道作出了共建中老铁路的重大决策。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一条1035公里的现代化铁路让天堑变通途,老挝实现了从“陆锁国”变“陆联国”的梦想。
“中国不是第一个说要来老挝修铁路的,但却是唯一实实在在来老挝修好了铁路的。”面对沧桑巨变,老挝人民感慨万千。
因为“一带一路”,东部非洲有了第一条高速公路,马尔代夫有了第一座跨海大桥,种植中国杂交水稻的非洲农民实现了吃饱饭、吃好饭的梦想,不少地方的人们第一次喝上干净的水、用上安全的电、乘上现代交通工具……
不同于一些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暴力掠夺殖民地、以其他国家落后为代价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强调同世界各国互利共赢,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努力为人类和平与发展作出贡献。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开放发展、合作发展、共同发展道路,奏响了中国与世界交融发展的新乐章。
21个自由贸易试验区覆盖东西南北中,海南自由贸易港扬帆起航;进博会、服贸会、广交会越办越好,唱响全球共同开放和音;颁布实施外商投资法、连续5年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推动全球最大自贸协定《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正式生效、积极申请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在开放中不断发展进步的中国,成为各国共同发展的强劲引擎、人类文明进步的中坚力量。
“中国已成为教科书般的案例,证明全球市场一体化推动了发展。”世贸组织总干事奥孔乔-伊维拉说。“世界需要中国,全球经济增长离不开中国的持续发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前总裁拉加德由衷感叹。
面对世纪疫情,中国发起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全球人道主义行动,向发展中国家抗疫和恢复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援助,仅2021年,中国就向1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超过20亿剂新冠疫苗,成为对外提供疫苗最多的国家。全球使用的疫苗中,每两支就有一支是“中国制造”……风雨来临时,中国担当、中国力量充分彰显。
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了不同于西方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中国方案、中国智慧给世界上那些希望以文明方式走上现代化道路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新的希望。
大道之行,壮阔无垠。历史和实践已经并将进一步证明,这条道路,不仅走得对、走得通,而且也一定能够走得稳、走得好。我们将坚定不移沿着这条光明大道走下去,既发展自身又造福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