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微泛黄的防护服、标注着医护人员姓名职务的胸卡……一件件展品静静地陈列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诉说着18年前中国人民同“非典”病魔抗争的激荡岁月。
2003年初,非典型性肺炎疫情突发,迅速波及全国26个省(区、市)。病毒肆虐,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就此打响。4月17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部署紧急措施应对疫情;5月1日,北京第一家专治“非典”的临时性传染病医院——小汤山医院开始接收患者;6月24日,世界卫生组织解除对北京的旅行警告并从疫区名单中删除,标志着我国抗击“非典”取得阶段性重大胜利。
2018年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像非典那样的重大传染性疾病,也要时刻保持警惕、严密防范”。历史上与疫病的斗争启示我们,越是困难的时候,越是要弘扬伟大精神,增强战胜磨难的信心。“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团结互助、和衷共济,迎难而上、敢于胜利”的抗击“非典”精神迸发出磅礴的精神伟力,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宝贵的组成部分。
唯有万众一心,才能众志成城,克敌制胜
危难之际,医护人员冲上去了。奋力搏击,他们早已把个人安危置之度外。
“我是共和国同龄人,三年自然灾害时尚年幼,1998年抗击特大洪水时我没有机会,这次与21世纪首场全球性传染病——SARS的战斗中,请求组织批准我作为第一批战士到前线去……”这封请战书出自河南省人民医院的一名54岁护士——郑祥瑞。他所在医院只有1994名在职职工,但却收到了2371人的“参战”申请。临时工、实习学生、进修人员、离退休专家纷纷请战,再三向组织申请参加这场战斗。
临危不惧,科研人员冲上去了。全力攻关,筑起守护人民生命健康安全的防线。
2003年4月2日,上海确诊第一例“非典”病例,随后迅速成立病原学研究协作小组,集合了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等有关病毒性疾病检测、防治和研究方面的优势兵力。袁正宏,作为研究协作组组长,带领20位科研人员,第一时间投入到战斗之中。20人,20多天,近千个科学实验,连续作战成为常态。
“大家都养成了一个习惯,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甚至是站着都能睡着,有时候和人讲话,一不留神竟会在椅子上睡过去。”袁正宏回忆道。实验室研发的快速检测试剂盒使确诊时间从2小时缩至40分钟,而这一提速科研人员仅仅用了一周。
千钧一发之际,处处真心涌动。北京“非典”定点医院的第一位志愿者王兰,穿上了印有“佑安医院”字样的工作服,负责医院的卫生保洁工作;上海15000多名协保、失业人员,戴上手套、口罩,穿着白外套,拎着喷雾器,当起了社区消毒员;高德红外公司的党员黄立带领团队,迅速开发出智能型红外自动搜索测温系统,并深入机场、码头和火车站,安装测试设备……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就是全党全国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部署上来,同心同德、齐心协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形成抗击疫情的强大合力。
团结互助、和衷共济,方能一江同舟,共渡难关
“你是中国人吗?你爱中国吗?你愿意中国好吗?”1935年,面对积贫积弱的国家,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发出这样的“爱国三问”。这既是历史之问,也是时代之问、未来之问。
21世纪之初,在“非典”面前,每一个爱国行动都那样生动具体。在疫情面前,每个人都是一座坚固的战斗堡垒。团结互助、和衷共济,就是全社会要广泛动员起来,团结一致、共同行动,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给患病群众以无微不至的关爱,给医护人员以满腔热情的支持,给发病地区以切实有力的帮助,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物资短缺,全力驰援。上海“三枪”大楼新辟的口罩专用车间里,几十台生产机器加紧运作,机声隆隆。面对北京口罩紧缺,三枪集团从生产内衣转向生产口罩,一天抢产2万多只。“生产内衣的设备、人员、物料用来生产口罩确实‘杀鸡用牛刀’,但只要能为抗击病魔出力,亏本也值。”三枪集团负责人说。
人手不够,紧急抽调。北京小汤山,曾经是一片麦田。7天拔地而起一座拥有1000张床位的专科传染病医院,“中国速度”的背后是4000多名施工人员、500台施工机械的日夜不息。来自军队和武警的首批医护人员,在接到命令后6个小时内就踏上了征程。内蒙古疫情形势严峻,江苏省7人专家小组连夜成立,第二天赶赴支援。
生活物资告急,主动捐赠。“这些蔬菜都是俺们自己种的,不能让北京的亲人吃不上菜。”山东寿光农民捐献了22.5万公斤的新鲜蔬菜,“把大的送到北京去,留下小的自己吃。”据统计,抗击“非典”期间,有“中国蔬菜之乡”美称的寿光平均每天向北京、天津、内蒙古等十几个省(区、市)供应新鲜蔬菜250多万公斤。
“这里危险,让我来!”广东省中医院护士叶欣牺牲在了抗击“非典”的战场上。生前,她留下了这样一句令人刻骨铭心的话。
抗击“非典”十几年后,新冠肺炎疫情突袭,广州的白衣战士们再次披甲上阵,逆行出征。他们传承叶欣烈士的精神,不负医者初心,护佑人民生命。
迎难而上,敢于胜利,是昂扬的精神状态,也是求实的科学态度
大国战“疫”,世界见证中国力量。
“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抗击“非典”,让人想起毛泽东1958年挥就的《七律二首·送瘟神》。新中国成立初期,一穷二白、百废待兴,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消灭了肆虐华夏2000多年的血吸虫病。
经过改革开放的高速发展,中国拥有了雄厚的经济实力和物质技术基础。但抗击“非典”这个“瘟神”,迎难而上、敢于胜利,不仅需要精神和勇气,也需要方法和科学。
2003年4月,牛玉儒临危受命,到呼和浩特市担任市委书记。40多天里,牛玉儒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走遍呼市街道社区,每天开会到深夜。他好学善学,把“非典”的防和治紧密结合,提出建立占地500亩、拥有800张病床的“SARS救治中心”,为呼市最终取得防治“非典”的决定性胜利迈出了关键一步。
我们党之所以赢得人民拥护,正是因为有千千万万个牛玉儒这样的同志。
2003年大年初三,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被任命为广东省非典型性肺炎医疗救护专家指导小组组长,奔赴战疫最前沿,那一年,他67岁。“非典”期间,他精心制定治疗方案,挽救了很多病人的生命,最终使广东成为全球“非典”病人治愈率最高、死亡率最低的地区之一;2020年,在武汉抗击新冠疫情最吃劲的时候,他含泪疾呼“武汉本来就是一个英雄的城市,有全国,有大家的支持,武汉肯定能过关”,鼓舞了战疫必胜的信心。
迎难而上、敢于胜利,就是要坚定战胜困难的昂扬斗志和必胜信念,实事求是地分析形势,沉着冷静地面对挑战,坚忍不拔地克服困难,在困难和挑战面前不惊慌、不退缩、不悲观,坚定信心,顽强拼搏,坚决同病魔斗争到底。
2003年,面对“重组人干扰素ω”的需求任务,张晓鹏和战友们在陈薇院士的带领下,坚定与病毒对抗到底。
10分钟、20分钟、30分钟……他和战友们守着设备观察细胞生长状况,每隔10分钟记录一次系统运行参数。最终,团队成功突破产能瓶颈。1.4万名预防性使用“重组人干扰素ω”喷鼻剂的医护人员,无一例感染。
2020年,大年初二,凌晨1点半。休假中的张晓鹏接到陈薇院士的电话:“我们要去武汉支援,能不能赶回来?”
“马上赶回来!”他和妻子带着8岁的孩子连夜开车回到北京。这一次,他依然选择了战斗。
回首过去,无论是抗击洪水还是疫情,英雄的中国人民总是在砥砺前行中创造新的奇迹。在抗击“非典”的关键时刻,“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团结互助、和衷共济,迎难而上、敢于胜利”是党中央对抗击“非典”精神的精辟概括。十几年后,“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与其交相辉映。抗“非典”,战“新冠”,精神牢牢扎根于人民群众的心中,化作中华民族攻坚克难的强劲足音,成为描绘时代前行的精神坐标。